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学习园地 > 心得体会 > 正文

建筑工程系主任 徐德乾:学习“高教30条”有感

日期:2013-11-19 11:00 | 作者:

学习“高教30条”有感

今天,我们集体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刘延东在全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受益匪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满目的伟大成就。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考试,1978年全国高校招生40万,毛入学率2.7%,之后,高等教育稳步发展。1999年—2009年,是我国向世界高等教育大国跨进的十年。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了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到2011年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达681万,在校学生数3167万,毛入学率达到26.9%。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但由于适学人数的逐年减少,维持现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变,届时毛入学率就可达到34%,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基本完成数量增长、规模扩张阶段性任务,未来如何发展,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如何实现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的转变等就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深刻命题。2009年全国高教处长联席会议就以 “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主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又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始终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

为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举措,教育部决定研究制定《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所以又称为高教30条)。并于2012年3月16日以教育部教高[2012]4号文件发布实施。

“高教30条”紧扣提高质量这条主线,按照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要求,明确了“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16字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高教30条”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也就是文件的第1条和第2条;第二部分重点阐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措施,即第3条至第11条;第三部分重点阐述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政策措施,即第12条至第18条;第四部分重点阐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即第19条至第25条;第五部分重点阐述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政策措施,即第26条至第28条;第六部分重点阐述加强条件和经费保障,即第29条和第30条。

“高教30条”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的重大举措,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战略支撑的重大战略行动,是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对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我系要以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为契机,把学习贯彻落实“高教30条” 与贯彻落实 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紧密结合,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将各种新的理念、导向、目标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紧抓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这一主题,推动建筑工程系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理清办学思路 ,准确确定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定位就没有地位,”内涵式发展抓内涵建设首先必须理清办学思路。我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建筑类人才。面对我省西安国际大都市建设、关——天经济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需要,按照高教30条和教高[2006]16号的要求,结合我系的专业特色作出科学准确的定位,用高校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人的社会需求作为检验办学的主要标准、建立德育为先、能力为主、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协同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先进办学理念重新审视我系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探索出新的办学路子,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建筑类专业应用性人才。

(二)正确设置专业

在专业设置方面 “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设专业,帮助企业育人才”的办学思路,坚持“需求与优势互动”的原则,不跟风,不越格,不趋利,根据市场需求和我自身优势进行专业设置,逐步形成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工程管理专业为重点,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测量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建设主体格局,带动建筑安装、建筑装饰、道路桥梁等专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培养外向型人才为特色、较为完整的满足建筑行业需要的专业群。

(三)课程建设

课程是高职院校的服务产品,是决定人才培养规格和素质的重要因素。课程体系是先于教学活动而设定的育人方案,是教学正常运行的先导。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结构与功能、内容与实施办法、考核与评价等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在课程设置中,必须牢固树立职业本位思想,坚持按岗位标准要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把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在加大技术基础课程的同时,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构建一个“基础宽、技能精、针对性强、适应面广”,具有高职教育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系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素质、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整体上来说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大师、能师和技师。

师资队伍建设要通过抓好两个工程,打造一支队伍。一是要抓好“输血”工程。首先是要有计划地新进、引进博士生、硕士生和优秀本科生,这是建设师资队伍的主渠道。其次是聘任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打破学历限制、身份限制,开辟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进入高职院校的绿色通道,鼓励教师在学校和企业间有序流动。再次是聘请知名教授、专家到校任教,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二是要抓好“造血”工程。教育全系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高职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水平。首先是提升学历水平。没有拿到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必须在3~5年内拿到硕士学位,提升学历层次。其次是努力提高现有能力、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如学习能力、教科研能力、授课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等。再次是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提高。如参加各类培训,到重点高校做访问学者,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考取双证书、双职称等。

(五)创新育人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我系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为主要途径,不断创新育人模式。紧密围绕“育人”积极开展工作,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上“一专多能”、“一凭多证”的培养,形成各专业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使学生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六)重视实训基地建设

在实训室的建设方面不仅要在数量上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更要突出实训效果,要全面贯彻“实境育人”职业教学思想,强调实训室的技术内涵、逼真的实训环境、完备的设备配置、配套的实训教材、科学的组织管理,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把实训室建设成“教学工厂”,实现教学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同时,积极深化企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相对稳定、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教学实训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的需要。建立高水平具有高职特色的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满足了实践教学和各类培训的需要。

除以上所述之外,还应抓好文化建设与传承创新、监控评价体系、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等工作,由于时间的原因,今天不再赘述。

以上就是自己学习的一点体会,欢迎批评指正。

徐德乾

二〇一三年十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