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学习园地 > 职教理论 > 正文

院长论坛: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完整人的教育观

日期:2012-12-08 09:14 | 作者:

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完整人的教育观

侯长林

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过多强调职业性、技能性,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对学生的精神培养普遍重视不够,以致所培养的人才在精神人格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高职教育对技术性的过度强调,使高职教育的工具化日益明显,从而遮蔽了教育的真义,使教育的真正价值失落了。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价值观的缺陷剖析

高职教育价值取向偏离完整的人的教育方向。从社会价值看,有的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需要,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种非常功利性的教育价值选择,使学生成了教育加工的原材料。因此,有人说高职教育的“人”不见了,高职院校就是“人力加工厂”。这种现状,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个体价值看,由于受功利主义影响,学生把追求自身利益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事,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为了今后找一份好工作,而不去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教育本身是人之为人的社会活动,而这些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偏离正常的轨道。这种功利主义教育目的指导下的教育导致了人的工具化,割裂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和肉体的统一性。

高职教育文化价值选择具有矛盾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存在明显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矛盾、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矛盾、技术文化的工具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矛盾。第一,重视物质文化忽视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校园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而轻文化建设尤其是轻大学精神的培育。第二,强调科学主义淡化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在教育上重视人的精神、价值和情感的追求,而科学主义则强调科学技术对人和社会的改造。当前,高职院校由于对应用性知识的强调,使其普遍存在重科学技术轻人文教育的现象。第三,倚重技术文化的工具主义忽视理想主义。工具主义反映到教育价值观上,就是重视功利和实效。由于高职教育对应用性的强调,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实用,将教育的功能主要定位在工具、服务上,忽略了教育的真正主体——个体的人的发展。这种重功利和实效的技术文化,就有美国杜威所说的工具主义倾向。这就使技术文化的工具主义教育与理想主义教育所倡导的实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要求产生了矛盾。

高职教育也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促进人的精神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虽然是因为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人的片面发展而提出的,并且主要是指以脑力和体力为要素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但经过教育实践的检验和升华,其内涵已经发展为既包括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也包括人的发展的自由性和充分性。因此,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因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如果教育仅仅是培养人的技能,显然只是在训练人的部分职能,而非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其实,教育是人的精神成长的家园,而绝不仅仅是培养人的动手能力的工场,因为人的本质是精神。所以,教育的终极价值不是别的,而是帮助和促进人的精神的圆满和人格的健全。高职教育既然属于教育,当然其终极价值也在于促进人的心灵的丰盈和健全,否则,高职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或者正在淡出或远离教育。

高职教育的最大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最大使命在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但不是培养只懂高端技术的专门人才,因为只懂高端技术的专门人才,往往缺少内心的丰盈。这种缺少内心丰盈的人,难以成为能够理解生活的人。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单单掌握技术的人,不能了解生活的整体过程;一个知道如何分裂原子,而内心却没有爱的人,便成了一只恐怖的怪物。这些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不无道理,如果高职教育长期只重视技能,只提技术,最终培养的虽说不一定是“怪物”,但所培养的人才肯定是心智不健全的人。更何况,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那种单纯培养学生单一就业技能的观念和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有一技之长,更要有较好的职业变更的适应能力。

高职教育坚持完整的人的教育的方法和途经

转变观念,促进完整的人的教育观的形成。一所高职院校要形成完整的人的教育观,最重要当然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终极价值的实践者和守护者,他们肩负着照顾人的精神灵魂的责任。而教育终极价值就是促进心灵的丰盈和健全。从当前高职院校的现状看,教师主要应转变两个观念:一是要更新传统的技术观。传统的技术观仅仅从技术本身来谈技术,只看到技术而没有看到技术文化,人为地把技术与文化割裂开来。其实,技术文化就是以技术为本体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联系。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掘技术的丰厚的文化意蕴和教育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要坚持技术文化与新人文主义的统一。新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对人性的尊重,关注人的价值与尊严,注重人的精神培育,尤其是非常强调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倡导新人文主义,对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对调和高职院校人文生态与技术生态间的平衡,意义重大。

培育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完整的人的教育重在培养具有完整的心灵结构的人,而要培养具有完整的心灵结构的人,首先应该培育具有完整的心灵结构的学校。一所高职院校的完整的心灵结构的形成,牵涉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但是核心和灵魂则是大学精神。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类型要求,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坚持以技术精神为重点,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办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办一种氛围。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生态环境。高职院校学生完整的心灵结构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要抓好学校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将技术文化、地方文化和人文文化有机地融于校园之中,同时重视学校文化生态环境的特色凝炼。

(作者系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